您好,欢迎访问江南体育app下载苹果版官方网站!全国咨询热线:0532-86815299

新闻动态

赤水河畔的绿色誓约

  2月17日-18日,“中国茅台·国之栋梁”生态守护公益行动在茅台、镇雄、古蔺三地同步开启,活动以一场特别的“种子仪式”拉开序幕:每位参会者的证件均由可降解的种子纸制成,嫩绿的卡片上压印着赤水河简笔轮廓。

  这张“生态身份证”背面的使用指南里,书写着生生不息的意义——浸泡、埋土后,它将发芽成一片绿意。

  活动期间三地联动开展的植树、巡河等活动,更与赤水河流域沿线地方政府及企业在生态维度达成同频共振——绿色发展理念既需要破土萌芽的信念,更依靠薪火传承的坚守。

  2月17日下午,作为“中国茅台·国之栋梁”生态守护公益行动的主要活动之一,“赤水河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路”主题论坛在茅台国际大酒店举行,流域沿线地方政府、专家学者、企业、环保公益组织等齐聚赤水河畔,共话赤水河生态保护,共筑可持续发展之路。

  步入“守护赤水河”主题展厅,一条用绿色植被模拟的赤水河贯穿始终。这是长江上游唯一一条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流域涉及云贵川三省14县,养育了流域沿岸无数人民,催生了中国酱香白酒黄金产区。

  如今,赤水河仍在紫红泥土间书写着自然馈赠与产业革新的共生密码——“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正通过每一滴甘洌酒液的升华展现着生态文明的永恒价值。

  累计投入20亿元建设循环经济,投资3.8亿余元进行冷却水循环利用改造,推进大气治理,编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累计捐资超4亿元致力于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探索设立赤水河生态保护绿色公益基金;

  与地方政府、白酒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守护‘母亲河’是融入茅台人血脉灵魂的使命责任,是茅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绿色事业。”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在致辞时动情地说,茅台的根在赤水河,得益于这片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茅台从几十人的酿酒作坊,发展成为‘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茅台始终铭记赤水河的哺育之恩。

  全国政协常委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在主旨演讲中肯定了茅台的绿色实践价值。这位扎根环境领域40余年的专家,对赤水河生态保护问题谙熟于心:“在以茅台为代表的白酒企业带动下,赤水河流域‘两山转换’提升,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稳步的增长动能的潜力正在显示出来。”

  2022年,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把赤水河打造成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实践创新流域的建议》,2023年该建议成为现实——茅台获批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王金南建议,建设美丽赤水河要强化地方协同联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共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保基金建设,全力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一体开展“美丽系列”建设工作,协同推进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有“鱼院士”美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则在主旨发言中详细地理解阅读长江十年禁渔的生态智慧,为赤水河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带来新思路。

  自 2020年开启十年禁渔计划以来,长江水域生态发生了诸多变化,尤其是鱼类资源的变化备受瞩目。有关数据显示,2023 年长江流域监测到土著鱼类 227 种,比 2022 年增加 34 种;监测到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14 种,比 2022 年增加 3 种。

  桂建芳认为,长江十年禁渔政策体现了从“捕”到“养”,再到“护”的生态智慧转变,是习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传承了中华民间传统文化。而赤水河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是保护赤水河的生态环境,更是保护赤水河周边的山水林田湖草等生命共同体。

  当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身后的大屏亮起可视化图表时,在场百余位参会者共同见证了一条跃动的能源改革曲线:七十年间,随着薪柴、煤炭、天然气三次关键性能源结构调整,精准对应着茅台产能的几何级增长。

  PPT动态演示清晰展示,茅台从烧木柴酿酒时期的两三百吨产能,如何在天然气时代跃升至5万吨以上。“这组数据的关联性令人震撼。”现场一位参会者感叹,每一次能源结构的调整,都给茅台带来了发展机会。

  这份首次对外披露的能源-产能耦合模型图,意外展现出酒企发展的“不可能三角”破解路径:当绿色工艺效率突破临界点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便呈现指数级正相关。

  幕布上跃动的数据注解着王莉的解读:“进入天然气+时期,我们启动绿电、余热回收、二氧化碳热泵等技术改变供蒸汽模式,技术推广后生产的全部过程的碳排预估将至少降低50%。”

  茅台绿色转型的背后,是“135”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体系的系统守护:推进“一基地一标杆”建设,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聚焦水、能和碳、气、声、固废“五条流线”的全要素治理。

  茅台创新形成“产区—产业—产品”三级价值转化体系,以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筑牢发展根基,用绿色科技重塑酿酒行业范式。

  产区方面,茅台通过维护流域生态系统平衡,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维护生物多样性稳定,成就丰富的基酒多样性,持续实施生态补偿,坚持发展成果共享等,引领产区系统保护,共建赤水河生态平衡;

  产业方面,通过提升酒产业主价值链绿色化水平,以及酒产业副产物价值利用等,不断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提升产业专业化水平;

  产品方面,以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提升含“绿”量,守匠心的人文情怀提升含“文”量,以高质量的价值创造提升含“金”量,聚力产品价值转化,创造最大化综合价值,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路径。

  会议透露,茅台方面还制定“1239”“双碳”行动方案,承诺2030年前碳达峰,单位工业总产值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60%。统筹“节能、降碳、减排、增效”的一体化顶层设计,提升绿色化发展的效率和效益。

  张德芹表示,赤水河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的系统规划、创新的投入机制和长久的保护机制,茅台持续探索和实践绿色发展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路径,持续为流域生态治理输出茅台方案、贡献茅台力量。

  “茅台愿始终与各方一道,将守护好赤水河生态作为一项永恒的事业,以绿色科学技术创新为驱动,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方式。”张德芹说。

  2月18日清晨,手持取自赤水河的碧波,茅台的环保人、巡河员、护林员、酿酒工匠及学子代表,沿河岸、穿密林、过酒甑,完成了一场“生命之水”的接力传递。

  这是2025“中国茅台·国之栋梁”生态守护公益行动启动的清晨注脚,一场跨越云贵川三省的绿色约定正在赤水河436公里的血脉里汩汩流淌。

  生态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并非一个个体、一个企业之力所能成就。早在1985年,云南、贵州、四川3省10县政协就联动发起开发治理赤水河,将赤水河流域列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范围,成为中国跨区域生态治理的启蒙之作。

  张德芹在启动仪式上说,此次赤水河生态守护公益行动,茅台携手镇雄、古蔺、仁怀三地政府,以及茅台酒经销商联谊会共同发起,旨在以一种感恩的心态,为同饮一江水的3省4市14个县级行政区的父老乡亲共享绿色发展带来生态福祉。

  主会场大屏亮起的瞬间,人群的目光随着镜头的切换移向河流深处。视频里,身穿迷彩服的茅台镇护林员张贵杰穿梭在林间的画面,与他在主会场颁奖台上轻抚奖杯的场景相呼应——活动表彰了仁怀市10名优秀巡河员及护林员,这是属于赤水河守护者的荣耀时刻。

  奖杯以赤水河为灵感,象征守护者“滴水之力汇聚江河”的奉献精神。张贵杰说:“每一片山林都是祖辈留下的财富,守护它们是我的责任。”

  在“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资助环节,6名赤水河沿岸的受助学子代表接受励学证书。该项目运行13年来累计投入13.3亿元,超25万名学子获益成长,生动诠释了“国之栋梁”的价值与担当。

  当天启动的生态守护公益行动,也标志着“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全面升级为茅台公益主IP后,立足生态环保、民生教育、文化传承、行业产业四大公益板块,打造茅台公益品牌矩阵,推动茅台公益慈善事业转型升级。

  活动现场,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卓玛才让与来自云南、贵州、四川的贵州茅台经销商代表,共同签署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备忘录,为赤水河生态保护的长期行动注入合力。现场通过视频连线,三地参与者云端互动,共读保护赤水河倡议书,同声许下守护誓言。

  活动尾声,参会人员佩戴的种子纸胸牌已微微卷曲,仿佛急着投入土壤孕育新生。随着“植树行动”和“巡河行动”授旗仪式的结束,主会场的义务植树区,一把把铁锹插入湿润的泥土。

  河畔,新栽的5500余株树苗在春风中舒展,叶片沙响中仿佛传来未来的应答。

  在资本追逐短期利益的喧嚣中,茅台以四十年流域共治的坚持,验证了一家现代公司发展的重要命题:生于大山的企业,如何在商业扩张中维系自然伦理?

  当多数企业将ESG视为合规成本时,茅台把赤水河生态保护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资产。累计20亿元建设循环经济撬动产区整体环保升级,能源结构四次跃迁驱动降碳50%,这不是简单的环保支出,而是重构酿酒工业底层逻辑的战略投资——对赤水河微生物群落的保护,本质上守护了酿造工艺不可复制的基因密码。

  这揭示了一个思辨性现实:真正的绿色转型必然发轫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内生需求。当能源革命曲线与产能增长轨迹同频攀升,绿水青山即金山银山的抽象理念,就此具象为生产线上可量化的碳足迹数字。茅台“135”生态体系的构建,正是将外部约束转化为内生机制的哲学实践。

  大山赋予茅台的不只是地理坐标,更是一种长周期发展的生存智慧。当慢慢的变多的企业困于环境代价与增长压力的平衡时,赤水河畔的实践给出答案:承担山岳般的责任,实则是构建最稳固的竞争护城河。


上一篇:大工业客户 下一篇:2025年职业挑选需结合技能演进、方针导向和社会需求三大中心要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