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南体育app下载苹果版官方网站!全国咨询热线:0532-86815299

媒体动态

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落户六合——智汇“创新港”打开南京北大门新发展空间

  6月29日,第二届航空航天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在南京市六合区举行。继首届大会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落户后,又有直升机动力学、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宇航空间机构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签约,多个省部级创新平台、校企联合实验室及产业化项目落地。

  曾经最缺高校的南京“北大门”,如今正吸引高校院所齐聚。以六合产业科学技术创新港为承载地,大批重大创新平台、校地企合作项目和产业园区之所以频频落子,其背后是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聚变,是“大学+产业+园区”融合发展模式带来的创新突破。

  六合产业科学技术创新港起步于2021年,作为其重大布局之一的南航国际创新港,由六合区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一期规划占地面积418亩,被列入南京市重点项目,已封顶5栋单体建筑。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校四区一港”的重要一极,南航国际创新港致力于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南京先进制造科教和科学技术创新高地,成为长三角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去年,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复杂产品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落户,实现了当地“国重”零的突破。

  顶尖实验室带动创新资源快速集聚。六合与南航合作成立创新港运营机构——南京长江工业技术研究院,先后落地绿色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所等8支创新团队,集聚院士、333人才、博士等各类创新人才150余人,引进培育人才和产业化项目42个,孵化科创企业11家,一批产业化项目从科幻走向现实:由金刚石打造的芯片散热“神器”,以低成本、高效率解决“卡脖子”难题;无人机用于精密仪器、重要文件材料低空运输;高精度机器人、柔性检测装备被应用于C919大飞机等国家重大装备;天地一体频谱智能感知技术与装备,为水库大坝、大型活动保驾护航……

  大型央企、行业骨干企业也接踵而至。3年来,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央企集团以及六合本地的国轩新能源、利德东方等企业,与南航合作先后成立8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一批高校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生产线”,南京瑞为新材料科技等企业年营收达千万元、获数千万元融资。部分航空航天产业关联项目落地后,与附近的数控机床产业园企业形成良性互动,达成供需对接。由无到有的实验室集群,让当地产业有了强有力的“外脑”,为六合先进制造业创新提质提供了智力支撑。

  今年这场“航空航天”大会上,校地企合作规模和水平再次升级。除了3个“国重”,江苏省高性能构件激光增材制造工程研究中心、航空发动机热环境与热结构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部级创新平台同步签约落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际创新港分中心、工信部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概念验证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航空航天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及南航校友科教产教融合发展中心等5个重大平台揭牌。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航空航天产业园迎来扩容,占地1500亩的二期项目规划方案发布,将聚焦低空经济建设产业配套载体,打造产业集群。

  3年积累发展,六合产业科学技术创新港已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郑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达成深度合作。南航国际创新港一期、六合智创城等近150万平方米的科创载体加快出新,一个个园区楼宇拔地而起,沿501省道形成“一港两城六片区”空间格局,一条全新的“501科创产业带”雏形已现。

  智汇创新港,融合校地企,南京“北大门”打开新发展空间。六合区委主要负责这个的人说,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该区将以六合产业科学技术创新港建设为牵引,慢慢地增加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将“大学+产业+园区”的融合发展路子走深走实,打造南京绿色生产力特,服务支撑全省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学技术创新中心。


上一篇:从“无中生有”到“闪耀世界” 下一篇:【48812】第122254次试验获严重打破!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