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在河南诞生,20年后,柘城才有了第一家金刚石厂,而今这里已是“钻石之都”,牢握世界金刚石产业的线年代,柘城开始批量种植辣椒。现在,平均每天就有2000多吨辣椒从这里端上国人餐桌。全国辣椒进入柘城,又从柘城卖到全球,“辣椒之都”的名号越叫越响。
从4000年历史产粮的农业县,到如今的“辣椒之都”“钻石之都”,柘城人如何将自己磨成一颗好钻,光彩闪耀世界?
2023年,柘城县华景粤海酒店入口处,一家名叫“中国柘钻”的首饰店悄然开张。各式各样的钻石首饰和裸钻陈列在橱窗中,灯光下熠熠生辉。
首饰店,之前人们只能去到工厂里选购饰品。”柘钻销售经理王雪和记者说,一枚1克拉大小的培育钻戒与天然钻戒无异,却只需8000元,搭配的还是白金材质的指环。比起同等品质的天然钻石,起码便宜1~2万元。超高的性价比自然能引来消费者,王雪的微信朋友圈里积攒了全国各地的顾客。一个庞大的
消费市场正在默默生长。全球五成培育钻石由我国生产,其中80%产能在河南。站到聚光灯下的柘城,操持着各地口音的人们试图在这里分得一杯羹。
“美国培育钻石有70%的渗透率,欧洲50%,中国仅有5%,这是一个增量市场。”业达峰
有限公司副总刘智勇向记者说道,选择从天津来柘城建厂,就是看重了柘城独一无二的金刚石产业基础。河南业达峰
有限公司成立一年,从事毛坯钻石的加工。在打磨车间,记者见到了世界最先进的以色列钻石激光切割设备与钻石打磨设备。平平无奇的毛坯钻石将会在这里变身光彩夺目的裸钻。业达峰的到来,补齐了柘城县金刚石产业在切割加工环节的短板。
至此,柘城县已培育出拥有完整产业链的高科技超硬材料产业集群,覆盖金刚石原辅材料、工业级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宝石级金刚石(培育钻石)、金刚石制品等各环节。年产金刚石单晶60亿克拉、金刚石微粉110亿克拉、培育钻石毛坯及加工销售600万克拉。加工销售钻石首饰800万克拉。
作为典型的平原农业县,柘城并无发展金刚石产业的资源优势,缘何可成为闪耀世界的钻石之都?故事要从一名叫冯金章的柘城人返乡说起。
20世纪80年代初,工程师冯金章从我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的诞生地——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离职,返乡创建邵园金刚石厂,培养出了一批懂金刚石技术的柘城人。
从家庭作坊起步,柘城人相继开办了大大小小的金刚石企业,上市公司惠丰钻石、
创始人王来福、邵大勇就是这里面之二。1994年,王来福创办柘城惠丰金刚石制品厂。惠丰钻石客维部部长许长英和记者说,“惠丰只专注于一种产品—金刚石微粉”。
、精密制造、建筑石材等领域。”在惠丰钻石展厅中,金刚石普通微粉、精微粉、超精微粉等逐一摆放。据许长英介绍,不同的微粉对应不同的使用领域。如地板、玻璃的打磨,需使用普通微粉制成的磨具。2021年,惠丰钻石人造单晶金刚石微粉被工信部评为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当初的小作坊已是金刚石微粉领域的领头羊。
走出了一条“补链”路。邵大勇创业之初做的也是金刚石微粉生意。但生产金刚石微粉,需金刚石单晶作原料。小厂子难免受到上下情的挤压。
董事长、邵大勇之子邵增明回忆,金刚石微粉行业门槛不高,父亲的厂子体量又小,经常会被“卡脖子”,原料价格说涨就涨,产品价格说降就降,却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或许正是这段往事,让邵氏父子选择了开拓产业链。2020年,力量钻石形成了金刚石单晶、金刚石微粉和培育钻石三大核心产品体系。“金刚石单晶和微粉就是小麦和面粉的区别。”力量钻石董事长秘书史地和记者说,技术突破使金刚石单晶中出现了颗粒大、品质高的产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培育钻石。
人造金刚石的应用场景从工业领域扩展到消费领域,但柘城县超硬材料产业还将有新的腾飞。
河南省超硬材料协会会长闫宁表示,目前金刚石应用主要关注的是其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其透光、散热的功能化应用仍是一片蓝海。
“我们县现在有超硬材料及配套企业163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年产值近200亿元。”柘城县工信局工作人员和记者说,在未来,柘城超硬材料产业将在散热材料、光学元器件、
天还没亮,中国柘城辣椒大市场已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起了大早,只为挑选出心仪的好辣椒。
来自安徽亳州的陈先生仔细端详着每个辣椒摊,不时向摊主询问品种、辣度,再拿起辣椒轻嗅。这是他第一次来柘城的辣椒市场。
“听说今年的辣椒行情走低,就来市场考察下。打算买个十几吨拉去各地农贸市场。”前一天,他驱车百公里抵达柘城。提及为何是柘城,陈先生说,“因为这里是辣椒进入流通的第一站。”
全国优秀的辣椒会被柘城辣椒经纪人从农户家里收来集聚;许多辣椒原产地也在此设立直销处,不仅品种全,价格也实惠。
商丘市辣椒协会会长周修宇跟记者说,柘城辣椒交易市场2007年建成,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
价格指数监测网点,每天在中央电视台发布柘城辣椒价格,由此确立了全国辣椒价格指导中心地位。周修宇现年60岁,高中毕业后,就与辣椒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我见证了柘城辣椒从种植到集散的全过程。”跟随周修宇的讲述,柘城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历程缓缓展开。
产业发展的起点处,柘城从日本引种来了三樱椒,那是1976年。豫东平原土地肥沃,产出的三樱椒椒小味辣,广受好评。随着“包产到户”等政策的开展,三樱椒产量得以随需扩大。不仅各村镇公社设立收购点,原产国日本也开始
。到了1987年前后,柘城不仅自发形成了“马路市场”,引来南方蔬菜公司采购,还拓展了外贸销路,成为小有名气的辣椒集散地。
“一亩地产500斤辣椒,卖出去可就是500块钱。当时,春水路的两边全是大大小小的辣椒摊,有2公里那么长。”周修宇回忆道。
自家种的不够卖,那就去外地买回来卖——陕西的二荆条、四川的子弹头、新疆的线辣椒……更不可思议的是泰国、缅甸等国的特色辣椒。一时之间,柘城椒香四溢,辣椒生意蔚然成风。
跨入21世纪,柘城县辣椒种植培养面积近40万亩,集散而来的辣椒更是数不胜数。乘借“农业产业化项目”的东风,“马路市场”也变身辣椒交易市场,翻开了发展的新章节。
,产业先行。系统的产业规划与市场运营促进了辣椒物流、冷库、深加工等配套项目的发展,也创造了规模化的色选分拣、去尘去土、摘把剪段等劳务用工需求,周围乡村许多农户因此走出了贫困。在柘城县老张辣椒购销处门前,椒工范菊花正在和同伴一起,将一座比人还高的“辣椒山”装入袋中。她的工具是一把铁锹,同伴负责撑袋。一铲一倒间,辣椒发出哗啦啦的声响,香辣味儿瞬间弥散开来。
“这堆辣椒大概有个七八千吨吧,我每天在这里装袋,一天能赚80块钱呢。”范菊花说,如果有空她就会来市场做做零工。与她一样的散工,市场里还有许多。她们一年的劳务报酬相加已过亿元。
椒农刘国义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受益者之一。“我今年一共收了1万斤辣椒,赚了6万块钱。平均一亩辣椒赚3000元。”刘国义和记者说,他家中的20亩农田,全部都套种了辣椒。抛去政府补贴的200元,每亩辣椒的种植成本,大约是800元。
从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到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柘城辣椒”用产业振兴乡村的发展故事也在全球减贫案例征集中被评为最佳。
2022年,近20万人聚集在柘城辣椒产业链上,每年集散70万吨辣椒,辐射全国并出口20余个国家和地区,交易额100亿元,是全国辣椒交易集散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
无论“钻石”还是“辣椒”,都可以称为柘城县的传统优势产业。70年代末以来便持续稳步向前。与之相比,近年来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培育出的生物医药业则是一股新鲜的血液。
作为全国前列的动物保健品企业,美兰生物覆盖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环节;拥有152项专利,产品涵盖
、药物制剂、饲料添加剂3大板块200多个品种。创造如此佳绩,美兰生物用了15年。2008年,创始人姬星宇在广东佛山一家兽药公司从事研发技术工作。柘城县商务局工作人员前去招商。老板没动心,柘城人姬星宇却萌生了回家创业的念头。
从贷款创业到7家子公司年产值6亿元,姬星宇与美兰生物坚持“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企业未来的发展”。
标本室、理化室、标准溶液室、天平室、精密仪器室、红外室、化学试剂室、显微鉴别室、稳定性实验室、抑菌圈测定室等逐一排列。在细胞毒悬浮培养灭活疫苗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设备正在有序运作。“美兰自主研发的疫苗悬浮生产制造工艺打破了国外悬浮培养技术垄断,填补了领域多项空白,在国内兽用疫苗行业处于领头羊。”美兰生物董事长助理常文宇和记者说,这一工艺具有抗原含量高、生产效率高、过程可控、技术密集、品质稳定、无污染等诸多优势。
根据农业部批签发数据统计,美兰生物基于疫苗悬浮生产制造工艺的兰卫禽细胞悬浮培养疫苗在全国同种类型的产品中销量排名第一。
2023年,美兰生物成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而以美兰生物、双鹤药业、华商药业为龙头的柘城县生物医药产业,整体营收已达50亿元左右。
“为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柘城县谋划建设占地 600 亩的医药制造产业园。目前,金华农药业、安盛动物药业等3个项目已投入生产。”柘城县商务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讲道。
伴改革而长,柘城县形成了以超硬材料产业链为基石、以辣椒产业振兴乡村、以生物医药产业作新亮点的发展格局。磨出一颗“好钻”的柘城人,还将继续秉持“打磨”的初心,在我省县域经济进程中大放光彩。